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45(2/2)

也是黄芪说了,方淮心才知,山里居然缺盐。

又过半个月,大哥方淮元的信才到。国家太大了,南北两端,写封信,来回一路上就走了一个多月。

随着他们采回来药材越来越多,林场跟农场的医务室储藏都丰富多了。甚至还有不少,能送到县城、省城的医院去,通过两位场长的各辗转腾挪的手段,把供销社的货又丰富了不少。

这下好了,有了小哥这个晃,以后她往里添上些,也就不引人注意了。

已经化开了,林场的伐木工人,三月初江开化,跑不了车的时候,就停工休息了。接下来就等着清明之后开始的植树和护林工作。

清明之后,农场要开始忙。方淮心就回来了。

这回没给回信也没邮东西。

县领导还是说话算话的,真的一开儿,就给农场分了十辆拖拉机。知青们在军垦农场那边儿实习了一个月,都能上手了。赵场长带

黄芪给方淮运回了信,提了一下大怀的事儿。又嘱咐了几句。没再邮东西。

接下来的日,除了保持着每周跟方淮清通一封信,每个月跟其他家人通一封信。日就这么安定的过下来了。

收获很丰富。大山就是宝藏,又都是人迹罕至的老林,好东西都保存得完完整整的。老胡都下山二十来年了。哪怕是当年山里的珍禽树木被他们消耗了不少,也早都恢复过来了。更何况他们不过是一个山寨,就是天天吃榛,又能吃多少?对于大山来说,九而已。

方淮元在队上,又在后勤,除了不能带兵打仗了,不缺什么。也给邮了东西,一样是当地的特产,就是一些民族特的土布还有小装饰品。吃的是不能邮了,路上这么长时间,而且他那边儿温度,时间长都坏了。方淮心给他邮的东西里就全是货,没有冷货。就是知到不了地方就得坏。

三月之后,过江就得坐船了,别看这一段江面不太宽,那船也得走上二十分钟呢。又没有顺路的车可以搭。每次来回还得求老胡赶车接送。不方便了。

“不用,你留着泡喝吧。你爸肯定也给你大邮了。不用你心。”这儿默契两还是有的。

“妈,把枣给我邮过去吧?怀吃这个好。”方淮心一看是大枣,就没往拿。

黄芪还是没有听方淮心的劝说,到底山去了。不过有老胡爷俩陪着她一起,安全上还是有保障的。李场长不是都说了嘛,这后山主是老胡家的后园

随后,方南国与方淮远的信也到了。他们毕竟是爷俩,有个照应,再加上方淮远这个大夫在,受不着穷,挨不到饿,日过得也还不错。方南国还说,虽然不能搞研究了,但也有时间好好看几本书了。他能稳得住。

好吧好吧,她一个独老太太,一个人时间太久了,忘了夫妻是怎么回事儿了行不行!

嘛。这会儿有了方淮运这个路,多多少少能解决一问题的。最起码,自家不会缺盐吃了。

他们也给邮了东西,就是一袋柿饼,一袋枣。

过了清明节,方淮心就搬回农场了。

缺盐跟她说呀,要多少有多少!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