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19(2/2)

这帮逆臣实在可恶!竟不知居安思危?!

这两人一唱一和,说得李世民哑无言。

……

“就是寻常百姓,两夫妻也是同同退,日后怎么样都说不准,但下让我选,我还是觉得如今这样就很好了。”孙茗摇

李治脑中灵光一现,不知不觉就问:“其他人也更享受如今的安逸?”

李治这边回到光大殿,王福来等人一边惊疑一边忙着为他上烛灯。

李治因几个关键词,骤然想到了什么,立起了,也没理会孙茗挽留,匆匆忙忙就往外面走。

突厥来犯,何止烧掳掠这么简单?如今大唐议和,放任他们就这样猖狂下去,只会令周边属国得寸尺!

孙茗疑惑地抬,见李治也正低看向她,她吃不准是试探她还是真心说的这样一句话,但李治既然能说,某程度上说明已是开始在意她的。

虽不解于他忽然转移话题,孙茗却也回他:“那是自然的……太,怎么了?”

当时,李世民一度认为李治“仁弱”,恐不能守住大唐基业,但李恪最为像他,所以一度是一心要立李恪为太

“雉啊雉,等你想清楚了,为什么他们叫嚣着让朕议和,你再来告诉朕为什么。”

仿佛让孙茗说任何来,李治都能给似的……孙茗当然也没那么傻!何况现在气氛有这样好:“如今这样就很好了。何况,有太边,妾并不图什么了。”

李治愣了愣,又轻声:“待日后……许你个位可好?”

寻常百姓……?

之前也有说到,立太以嫡为先,但当时李治还是晋王,年纪也才将将十五,连早朝都未曾过。但李恪简直掳获众人心,满朝文武,全长安的百姓都知蜀王李恪的贤明……

最终,长孙无忌还是达成所愿了。

长孙无忌就为李世民:李治仁慈厚,可守成之君,再来,李恪之母杨妃乃是隋炀帝的女儿,唯恐日后大唐倾覆……

孙茗尤自不解地看着他去,直到过了半晌,来报给她说太回了光大殿。

现在他已经知李世民的无奈之举。李世民也曾挥兵北上,只是接连两场战役已是劳命伤财,现在被极力劝阻,恐是担心再输掉战场,就晚节不保了……

所以无论长孙无忌本意有无私心,李治都承了他这个情。他与长孙无忌,如今是相辅相依……

此话犹言在耳,令他始终不敢忘记……却原来……

着:“阿可还有什么愿望,有没有什么想要的?”

“辅机不必如此,”李世民叹:“太这样,就很好了……”

李治压下心中的激动,立刻举笔奋书,写了份书信给长孙无忌。

依他看,大唐实在是安逸太久了……

李治闻言,向李世民悔:“是儿未经思,定会日日反省……”

要说这朝野上下,在政治路途上最支持他的,非舅舅长孙无忌莫属了!

翌日,下了朝,长孙无忌就在甘殿自请,辅太读书。

当时多少人力荐李恪,唯有长孙无忌力排众议。

跪坐下来,慢慢回忆起李世民当时对他说的话:

李世民见太已把话说得,心里其实已经赞同长孙无忌当时力荐李治所言。他又惯懂人心,所以无需多言其他,顺着长孙无忌的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