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12(2/2)

许宁没指望过能被放走,他就想听副官怎么胡诌,看背后的人怎么想方设法地留自己下来。

许宁如果是傅斯年的师弟,人以群分,谁能小瞧了他?

许宁微微诧异。

许宁既然是傅斯年的师弟,那就也是北大的毕业生。他可能与胡适相,可能是蔡元培的得意门生,可能曾见识过鲁迅授课时的风采。这样一个人,不说他自的能力与学识,单是这份人脉,就叫人轻易不敢动他。

“——像是北平,今早刚传来消息,昨

许宁眉一挑,似笑非笑:“谁说张习文,就是原主?”

事,也不是一个能与蔡元培并肩的治学能人。他只是一个后辈,但是提起他的事,青年学却无一不津津乐

“哦。”

副官被他这一,顿时有些心慌。他急忙想,不成了,我要撂挑,让将军另外选个人伺候!宁愿天天上场杀敌,也不愿和这些读书人你来我往,剑啊!

副官没怎么读过书,沙场上杀人是一,文场上却是末。他只能求教长官:“到底该如何回复许先生?”

“邀请?”

这是威胁,许宁对他的威胁。

段正歧虽不是读书人,却比读书人还了解这些,对于这些学界风云人的轶事,向来如数家珍。所以在许宁报傅斯年名字的那一瞬,他就明白了。

“当然可以。”副官,“不过最近北平风云变幻,金陵也不太平,许先生与其归家,建议您还是待在府上更安全些……”

副官着压力,面带笑容:“是的,我们将军说,既然先生是傅先生的师弟,那就更巧了。将军仰慕傅先生学识久已,若是傅先生学成归国,还望有幸能与他见一面。”

“既然信已经寄往柏林,那久是难以追回了。将军说与其烦恼这些没底的事,不如先把其他事好。”副官说到这里,又忍不住自己多问了一句,“只是不知若张三少知了,许先生又该如何归原主?”

许先生颔首,问:“那信不要啦?”

这句话其实应该这样听——“我师兄是傅斯年,你们动我试试。”

傅斯年是北大的学生,还在北大预科读书的时候,就过几件大事——赶走过学问不的“老教授”——那教授还是章太炎的亲弟;在胡适刚北大因风格特别而不被学生接受时,又勇于担当“护使者”,将他保了下来。

而最后一件事,则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。在这场震惊中外的学生运动中,傅斯年是当年北大的学生领袖,整个□□的最指挥人。当时他带领学生直奔赵家楼胡同,控诉签订“21条”的卖国贼,一把火烧了曹汝霖家的房!这件事有几人来?虽然他后来急勇退,不再参与□□,也曾因此被人非议过,但终究是个足以名留青史的人

“既然如此,东西也不在了,我可能回家了?”

所以许宁说:“我师兄是傅斯年,或许你们不认识。”

听了解释,副官后脑冒一层细汗,他想幸好将军没什么,不然真把梁扯大了,他们也难办!

副官怎么想,许宁不着,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。

这样一个人,虽说现在还在海外学习,未能有什么大成就,可他的未来,却是任何人都不可小觑的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