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43(2/2)

八月初是北满的夏末,小麦已经黄了,金灿灿的一片。这个时候的天空,总是飘着一两朵或大或小的乌云,西北风一刮,便是一场瓢泼大雨,间或夹着几个惊雷或闪电,瞧着实在吓人。雨一多,路上就容易泥泞,穷人家本就没啥好鞋穿,为了不沾一脚泥,往往是赤着脚走路的。

总之韩起然是很满足了。今天大儿从突然旗家回来,韩起然还以为发生了啥大事。后来听儿一说,原来是旗四爷的酿酒厂在县里开工了,人手不够,要从大院的劳工挑了人去帮忙,韩彦被中了,过两天就要过去,也许得忙到过年才能回来。韩起然也不是两一抹黑的庄稼汉,自然是晓得去县里工要比待在旗家大院抗活儿要好的,能多长一些见识,因此对这事儿也支持。想着儿越来越有息,韩起然心里兴,他晓得韩彦是个吃鱼的,趁着儿跟他娘唠嗑的功夫,他连忙到村北面的沿河的老刘家买了一尾鲫鱼带回去。一路上都在想着是要红烧好还是糖醋好,直到到家了都打不下主意,只好把鱼送到韩彦娘手上,让她看着办。

说到自家的孩,韩起然实在是欣,不是他,整个元茂屯找不比他家的孩的了,大儿韩彦就不用说了,随他娘长得俊,嘴也甜还孝顺,如今已经能去给抗大活养家了,二儿韩烨今年十二岁,一年比一年开窍,如今在村里小学读书,任课的老师都夸他;三闺女韩璐也是夫妇俩的贴心小棉袄,才八岁多,已经能些零零碎碎的家务活了;最小的儿韩斌尽才六岁,但穷人的孩早当家,年的时候家里养了一只壳郎,韩斌都不用父母吩咐,就主动承担了给壳郎割草的任务。总而言之,是个个都是让人省心的。认得韩起然的人最常叨念的一句话就是:“老韩家养了几个好孩!”

韩彦难得回一次家,

是今年冬天他要去黑龙江那边巡视,怕我弱受不了那里的寒冷,所以才把我送大院的。”

旗四一听才放下心来。兄弟俩又拉了些闲嗑。旗四询问旗易戒烟的情况,旗易祝贺旗四后继有人等等。只是旗易舟车劳顿,没一会儿便开始打盹,旗四也就识趣地离开了。

第三十二章

正因如此,尽常年都是勒带过生活,但韩家一家亲亲密密,到也过得顺心顺意。只是韩彦娘自从生了小儿后落下了病坏了不少,这几年小病不断的,让人有些忧心。但如今这个世,天灾人祸不断,战频繁,能一家活着待在一起就不错了,还能求啥呢?

韩彦爹提着一尾掌大的鲫鱼在路上走着,被生活的艰辛压来一额的皱纹,双鬓也白了许多,比实际年龄要老上不少岁数。韩彦爹大名韩起然,籍贯山东,年少的时候也是小康人家,父母都是薄有田产的小地主,可惜那时正值新旧朝之,国家战火蜂起、列割据,后来当地又灾旱灾不断,不少农民家破人亡、离失所,纷纷北上逃荒。彼时韩彦爹已经娶了韩彦娘生了小韩彦,瞧着在家乡实在呆不下去了,只好破釜沉舟把家里的地产卖了,托了关系买了从青岛去大连的船票,再从大连一路辗转到了松江省,再磕磕绊绊在元茂屯安顿下来,如今一眨就十二年过去,当真是岁月不饶人,最大的孩韩彦已经十六岁了,最小的孩也有六岁了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