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拯讶异,“雁哥儿怎卸了差事?”
云雁回到家中,和郑苹说了一下此事,郑苹果然有搬回去的想法。
了然原以为十拿九稳,却没想到云雁回竟有推拒之意,一听他的理由,便劝:“刑狱只是一
分罢了,你
你擅长的不就行了?包文正常与我褒奖你,你若是能去,也能为开封百姓
些事情。”
云雁回只得将来龙去脉给包拯说了一遍,包拯听完叹:“原是为了平息禁军衙内的怒火,倒是叫我捡了便宜。”
“只是老房屋太小,也旧了,若是搬回去,还得提前与房客退租,再修葺扩建一下,否则一大家
也不够住。再有就是贝贝,是仍养在这里好,还是带去,使人每日送竹、笋呢?”郑苹越说越觉得问题很多。
在此间期满,我打算举荐他去开封府衙,你可愿一同前往?”
云雁回见到包拯,有些讪讪的,把了然的书信递给了包拯。
云雁回便了
,“那好吧。”
他又与儒生谈,知其复姓公孙名策,果如了然信上所说一般,才学渊博。
了然说的也是,开封府非但要理治安,审断案件,还得
赈灾、
通、收税、平定
价、环保、教育等等事宜,甚至连宗教也归他们
,范围何其之大。
因与云雁回在大相国寺已算熟悉,包拯也不客气,问云雁回有没有想法,希望到哪个门。
郑苹了
,“说得也是。”
了然满意地:“你回去且与家中
代一下,你家原是住在开封府旁的,兴许你娘会搬回去?”
只不过有包拯在,云雁回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断案了。
包拯正在书房看状词,忽有包兴来报,了然方丈的俗门弟云雁回带着一儒生来求见。包拯一听是熟人,忙叫包兴将人带
来。
“这……开封府都是刑狱之事,我也不通,叫我去不太好吧。”云雁回支支吾吾说。
包拯一看,那儒生穿好生熟悉,细细一想,这不是他换在寺里的衣服么,想来是方丈与他穿的。
包拯拆开一看,了然在信中举荐了这儒生,说他是人品学问都极好,再有就是他那弟,已卸了在大相国寺的差事,也期望给个工作。
片刻,包兴带着云雁回并一名儒生来。
当年她本来就是因为郑家才避大相国寺
工为生,现在且不说郑家什么态度,家中早已没了经济负担,所以搬回去其实也是一个好选择。
得了两名人才,包拯大喜过望,忙吩咐下去,中午和公孙策、云雁回一起吃饭。
云雁回来之前也把开封府打听过了一遍,大上开封府衙是有三院,左、右军巡院是负责刑狱的,司录司又叫府院,负责行政方面,下辖功曹、仓曹、
曹、兵曹、法曹、士曹这六曹,六曹各有职能,繁忙程度也各不相同。另外则有一些其他的下属官
“这个不急,我现还没去,阿娘慢慢看就是,反正这一时也无法完成,大不了我先在府衙里住一年半载。”云雁回看他娘真有搬回去的意思,便叫她不用急。
云雁回也是一惊,开封府?他还真没想过去这里,包拯不是走到哪哪死人吗,他还真怕在开封府会不会被克死。
这么一想,那开封府其实也算一个好选择,只要跟刑狱不沾边,帮包大大后勤也行啊,还
有挑战
的。
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