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节(3/4)

了引领历史潮流的人,还真的有所谓的天命所归吗?譬如荆轲刺秦成功,真的不能阻止秦统一六国?

这才是先秦一脉补天阁的真意,但魔门的补天阁,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演变,无数怀才不遇,郁愤填胸的注解诠释之下,如今补天阁武功典籍已经没有了上古女神敢补天之缺的雄伟气魄,舍弃了先秦刺士胸怀天下,杀身成仁,以己挽天倾的无畏剑意,反而极尽阴险诡诈之能事,变成了躲在暗处,循其破绽,一击必杀的偷袭之道。

不过杨行之却是一个异数,今时今日的补天阁典籍经过历代怀才不遇之士增添之后,早已非先秦之时记载的刺客之道,但毕竟都是真正的怀才之士,虽然心胸可能不足,但天资才情却不是作假的,否则也不可能将补天阁传承下来,杨行之居然想重修补天阁典籍,去伪存精,重现先秦刺客之道的真义。

杨行之生于元末,斯时蒙古人仍旧统治着中原大地,视汉人子民为猪狗,随意宰杀,残暴之行径简直罄竹难书。杨行之虽然家道中落,却也曾是书香门第,尝读史书,见暴秦肆虐,侵吞六国,有荆轲西去刺秦,歌曰: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!”杨行之看到这里立时拍案而起,思即蒙元如暴秦,残害汉民百姓,当此之时,可有人敢行荆轲之事?!

杨行之敢为天下先,欲学陈胜吴广,散尽家财,密谋起兵反蒙,可惜书生意气,最终却是落得家破人亡,一事无成,只得披发入山,了此残生,幸而得遇上代补天阁主,自此学武修道,传承补天阁道统,但杨行之心中热血其实一直未曾消散。

杨行之的资质虽然优秀,却非绝世之才,传承道统可以,想将补天阁发扬光大却是不可能了,上代补天阁宗主也是寿元将尽,才会选了他继承衣钵。不过杨行之虽然天资所限,才情不足,但其人天生有改天换地的大气魄,立志要脱出补天阁历代武功的藩篱,重现先秦刺客之道的真传。

杨行之也知道自己的资质不足,难以完成毕生的志愿,一直寄希望与自己的徒弟君莫问。

魔门的补天阁一脉单传,杨行之今日就将用毕生的对生命的热情面对这一战,看到君莫问此时的武道境界,仰天大笑,拔剑而出。

君莫问此时虽然站在原地,却又仿佛不存在于世间,存在与不存在之间,竟和武学传说中的天人之道,与周围环境合二为一的境界不差上分毫。

不过杨行之终究是先天境界的高手,虽然武者的灵觉难以锁定君莫问的方位,但你站在那里,就是站在那里,没有超脱此世,破碎虚空,终究还是要受天地规则的制约。

杨行之一出剑,先天剑势迫去,马上如拨云见雾一般,剑意逼迫之下,君莫问仿佛天外散仙的气质立刻被杨行之的剑势重新拉回了尘世。

杨行之的剑势逐渐展开,剑意锁定之下,君莫问已然无处可逃,但君莫问仍目光茫然,似呆了一样,长剑竟仍没有出鞘。

补天阁剑术是刺杀之剑,一击不中,远遁千里,但这是今古时代的刺客之道,先秦之时,刺客都是杀身成仁,只有一击必中,没有远遁千里。

“夫专诸之刺王僚也,彗星袭月;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;要离之刺庆忌也,仓鹰击于殿上。”先秦刺士行事从来都是豪迈无匹,可与日月争辉。

“五步一怒,天下缟素!”

随着杨行之剑势展开,补天阁本来阴柔诡秘的剑术居然被他使得大气磅礴,仿佛鱼跃龙门,化成真龙。本是诡秘难测的小人之剑,在杨行之施展之下竟变成了君子英雄之剑,就像本该是藏在草丛中的阴险毒蛇,忽然变成了出海蛟龙,这样精彩的一剑,庞斑见到都要侧目,身为剑客的浪翻云更是会浮上一大白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