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番外三:相遇【奈亚伊赫乌蒂】(4/6)

出来,淡淡的。无形之子似乎也受到了什么感召一样,黑暗迅速蔓延到小瓶子附近,打量着里面同自己一样的物质——事实上它也确实曾经是自己的一部分。它就像婴儿把玩自己的胎盘一样,触碰着瓶子里的物质,而伊波恩则在一旁解释道:“……这就是你这次要找到的目标,当然,这不是唯一的条件,还有这个。”他给它指了指报纸上的粉末,后者则饶有兴致地拨弄起这药粉,“满足这两个条件的,明白吧?”

无形之子能够听懂简单的命令,这是狩猎者的直觉——给它一点气息作为信号,然后它就会去寻找,去侵蚀,如果它足够饥饿,它可能会比起汲取一点体液,更多地选择直接掠食,这时运气好的人才有逃过一劫的可能。当然,这次的条件实在是有些苛刻了,就算它无功而返,他也不会真的怪罪它什么,若是女神追究起,他大可摊牌,把定金全部退回去,然后根据祂的反应决定是否提前撤离。但是尝试还是要有的,说白了,并非不存在有这样天然持有这种信息素的生物,生物的构成充满随机性,这个条件听起来也都是已知物质的组成,世界充满了可能性,兴许在无人知晓的角落,符合这种条件的生物就潜伏在那里。

现在外面下起了雨,也许昨天的闷热感就是这个原因:它预兆了次日阴雨绵绵的天气,现代人喜欢用听起来理性的专有名词去解释这一现象,他们把这叫做“科学”,一种人造的、对宇宙定律的解释方法,但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宗教形式,一种纯粹的对自身思想乃至宇宙真理的非人格化崇拜——或许某一天,某份手稿上会写着“克苏鲁现身时,近地面的低气压的气流向上上升,气温下降,形成大风和降雨,此时鱼类动物呈现朝近海岸活动的趋势”或者“哈斯塔现身时,空气的能见度下降,相对湿度较大,此时拜亚基科拜亚基属生物活动频率上升”这样的话。雨不算很大,地上的积水很浅,只在马路牙子的一边汇成一条小小的水流,顺着地势,流向排水口,而被丢弃在地上的香烟头则徘徊在下水道口处,随着马路上积水的涌入,在排水口边缘打着转儿。

拜雨水的折射和灰色的路面所赐,人们还没有留意到地上出现的异样:有一大团黑暗的物质,一团阴影在前行,它是活的,不像高楼和路灯投下来的阴影,哪个胆大包天的人胆敢踏到它上面,那下一刻可能就真的凭空消失在大街上了。这团黑暗游走于各个静物的阴影下,就好像是在玩平台跳跃游戏,而整个城市都是它的游戏设计图。它在一片水与雾的朦胧中穿行,最终细细簌簌地探到一处公寓楼的大门前,然后从门缝里流进去。

它沿着楼梯慢慢上爬,最终蔓延到了一扇门前,门上门牌号码已经看不清了,很可能是被人为地抹掉了,上面只留下一些胡乱的、像是小刀的划痕,同门板上油漆脱落的几块地方一样显眼,这只是一扇破旧的窄门,没有我们所臆想的,那些皇家园林的大门,那些古老的、花纹细密的门扉,谁说一定要通过恢弘的大门后才能踏入万物归一之处?兴许终极的门扉也可以是一个破旧的木板,一扇活动的纸门,甚至是一扇阁楼的板门,如果银钥匙能够将这些门连接上宇宙之外,那该是多么神圣啊——一次偶然地踏入,幸运的持钥者爬着通向阁楼的梯子,用脑袋吃力地顶开布着灰尘的板门,然后在咳嗽中,以灰头土脸的模样,浑浑噩噩地钻进闪烁着亿万光彩的虚无空间,那姿态远比肃穆站立,双手虔诚地将钥匙抱在胸前,以毅然的神情,昂头挺胸地踏入华丽门扉要来得优雅,不,那份干净只是浮于表面,恰恰是灰尘和朽木,卑微但真实的残破感,以及茫然的、披着尘埃和汗水的朝拜者,才是弘扬真理的伟大仗势。那门该是平等的,每一扇门都是神圣的符号,就像十字架一样,木制的远比银制的圣洁,银制的又远胜过金制的,不应让繁琐的纹理、材质和面积成为评判门扉神圣性的标准,那是一种刻板的印象,是人类的虚荣对真理的玷污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