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二百二十八章 为国之心(2/2)

现在仔细想想,坦利对于那三条秘密的讲述顺序,显然也是经过考虑的。

“臣……明白。”

-

沈烈忙:“陛下万万不可这么想。内忧也好,外患也罢,那些觊觎圣唐江山的佞,历朝历代都有……”

“陛下是千载明君,”沈烈不晓得李成武为何提起这事,只能顺着话题说:“在您的统御下,圣唐政通人和、百业俱兴,一派盛世景象。这是帝国和百姓天大的福分!”

帝君李成武端坐在龙案后面,平静的看着被他特意留下来的逆鳞长史沈烈。

“陛下,得逞二字,言之过早。”沈烈郑重:“无论是突厥人,还是谢光,仅仅是一时得意而已。只要陛下安然,待各地的勤王大军陆续赶到,完全可以扫内外敌寇,恢复我社稷清平。”

侃而谈,并且在那么短的时间里,找了保命的方法,用三条令人无法拒绝的秘密情报,成功换回自己的平安。

李成武打断了他的话:“可是,让佞得逞的,却只有朕这一个。”

沈烈在原地沉默了一会儿,终于还是忍不住:“陛下,迁都避祸,实乃明智之举,微臣完全同意这个决定。可是,各衙门都撤离了,您却持要留守帝都,这是何理?”

李成武伸手接过内侍呈上来的燕窝,满不在乎的笑笑:“二十多年前,皇兄驾崩,晋王叛,兄弟阋墙,一夜之间我圣唐天翻地覆。那时候,朕还是个逍遥王爷,对皇位从未动过半心思,只因与皇兄血缘最近,才被宗室和朝臣推举了班。没想到,这一转,居然了二十多年!”

帝都,皇

甚至包括最后他透那个有关突厥的情报,很可能也是带着心机。李江遥正因为这家伙存着心要对付大王,这才有了要放坦利一,好让他回去给突厥捣的想法。难坦利真的这么厉害,算准自己或许在最后一刻还是会要他的命,因此故意摆一副诈内讧的样,令李江遥手吗?

文武百官陆续离开太极殿,着月返回各自官署,抓时间办刚才在御前议定好的计划。

他稍微顿了顿,轻声说:“这也算是朕对后世孙最后的一贡献吧。”

先讲劳剑华效忠的对象是圣唐皇族,再说太李炳的份并非正统,两个消息一前一后,顿时震住在场所有人,使大家陷莫名其妙、疑神疑鬼的心境中,再难对他保持戒惧之心。

李成武:“朕是个什么样的帝君,朕自己心里也有数的。虽然算不上是明君雄主,但也并非暴乖戾的昏君。与皇兄的励图治不同,朕崇信黄老之,凡事都讲究个无为而治。原指望呢,靠着年劲松、徐烈那一帮老臣,保江山太平、百姓安宁,最后顺顺当当的给炳儿,就算是功德圆满啦。可是没成想,树静而风不止啊,唉……不说啦,都是朕的错!”

沈烈拱手:“陛下乃万金之躯,是我圣唐江山社稷的本所在。大敌当前,理应安排禁军护送,火速离开帝都!”

“如果真是这样,那就太厉害了!”李江遥不禁暗叹:怪不得当初赫思佳在离开杉前曾说,她最忌惮的人,就是自己的亲二哥坦利王

沈烈当然理解李成武的心思,他痛苦的摇了摇,接着又,沉声:“陛下,既然您圣意已决,那么请恩准沈烈陪伴御前、共赴国难!”

“正因为你说的这样,朕才更不能离开帝都了。”李成武的语气显得非常定:“朕可以无为的君王,但绝不能当逃跑的皇帝。有朕在,帝都才能称之为帝都,才能成为圣唐军民的魂魄所向。朕与帝都共存,则圣唐有望驱逐敌寇;朕与帝都共亡,则圣唐有望重整河山!这个理你明白吗?”

比起半年前,李成武的面容明显又苍老了许多,他笑着摆了摆手:“沈卿,你莫急。刚才百官都恳求朕移驾避祸,你又不是没看见。柳诗名那个老东西,一大把年纪,居然还以死要挟朕回心转意。你们都是为朕好,朕知……”

“好啦,别那么张,”李成武品了一燕窝:“朕与你说笑呢。沈卿,你是朕的心腹,有些话也只能对你说啦。”

李成武哂笑:“扯淡!你拍也不分分场合、看看形势?下这江山都内忧外患了,甚至连帝都随时保不住,还千载明君呢?你这是拐着弯的骂朕?”

最后,坦利借助李江遥的命门——何景明遇害,作为最终的护符,稳稳当当回到了安全地带。

李成武像是看不见沈烈中噙着的泪,开心:“朕就知你是个明白人。圣唐需要朕的,是振奋起皇朝上下的悍勇之心,不如此,不足以抗击有史以来最大的敌人。那么究竟该怎么振奋呢?只有一样,就是死守帝都!圣唐帝君死守都城,守得住,军心大振,士气如虹;守不住,朕以殉国,举国皆是复仇的哀兵!到那时,敌寇不足惧矣!”

沈烈吓得连忙低:“臣不敢,臣失言。”

沈烈站直,正容:“臣能得到陛下认可,惶恐涕零。陛下圣训,臣洗耳恭听。”

李成武静静的看着沈烈:“不行。”

朝廷急撤离计划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