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担忧:我们是农家子弟,今天做到了俸禄两千石的大官,事情太过头了不吉祥,可以到此为止了。
到此为止?人一旦得到升官的渠道,哪有到此为止这一说?王经继续努力,一路平步青云,正厅级(江夏太守)、副省级(雍州刺史)、正部级(尚书)。农家子弟,一步一个脚印,也一步一个坑。
江夏太守任上时,大将军曹爽命令其带着布绢二十匹和自己的亲笔信,出使东吴搞关系。王经认为此事儿对国家尊严是个损害,直接跑回了家。母亲问明缘由,大惊失色—统领兵马而擅离岗位,死罪啊!母亲将其扭送有司,暴揍50大板,直打的王经皮开肉绽、母亲老泪纵横。老母亲的这一举动可谓用心良苦--先自罚,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—曹爽没再追究。
雍州刺史任上时,蜀将姜维北伐,王经不懂军事,导致洮河之败,被背水一战的姜维打的怀疑人生,幸亏邓艾救援才保住命。
调任回京后,担任司隶校尉、尚书,当了5年的京官,刚过了5年的安稳日子,就碰上了这事儿,杀头的事儿。
自己杀头也罢了,还带上了一路为自己填坑的老母亲。王经心如刀绞,悔不该听母亲之言—咱一个农家孩子,也就到副厅级的福分,适可而止行了,再高了咱脸皮不够厚、心不够黑,撑不住啊。王经跪在地上,不住的向母亲磕头,只磕的额头稀烂、满脸是血。
母亲面不改色,扶起儿子,用袖子给儿子擦擦血:孩子,人孰能无死?只怕死的不得其所。为此事大家同死,有何遗憾?
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。正直无私,扬眉吐气,我不怕人,人皆敬我,就是天堂快乐之境。
6月初的洛阳清晨,还有丝丝寒意,行刑队押着王经母子经过街市,围观者渐渐多了起来,一脸懵逼纯粹看热闹的,知道内情炫耀宣传的,指指点点、交头接耳……
一个中年男人拨开人群,扑倒在王经母子面前,嚎啕大哭。王经定睛一看,是自己的一个老部下--向雄,自己当太守时,向雄是秘书长(主簿)。
向雄跟王经,不止是上下级关系,还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因为,二人脾气相投,都是著名的官场“杠子头”。向雄的直男特性,在之后的履历中体现的淋漓尽致—恩人钟会因叛乱被杀,无人敢殡殓,向雄冒死为这个恩人收了尸;后为齐王司马攸归藩事件,固谏忤旨,直至愤懑而死。
钢铁直男的痛哭,感动了王经母子,也感染了整个围观人群,指指点点没有了,交头接耳停了,逐渐,整个街市哭声一片……
“经正直,不忠于我,故诛之”,这是司马昭的真实心理状态。然而,毕竟祸不及母,司马昭这事办的确实不地道,连司马炎都看不下眼。“故尚书王经,虽身陷法辞,然守志可嘉”,篡位后,司马炎赐王经之孙为郎中。
除了爱和善良,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值得炫耀。这是神州陆沉前少有的展现人性光辉的一刻,让我们暂且记住它,自此之后,无尽的黑暗即将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