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三章 帝国的崩溃(2/7)

王浚,这个西晋帝国北最大最的军阀,看就要命丧自己的地盘。

这事儿分析起来比较幻。冷兵被打,确实不太好使,这也是红缨枪为何有红缨的原因,因为,红缨可以防止枪刺中敌人后鲜血顺着枪杆下来,影响把握。然而,兵被雨打了,拿衣襟就是,为何却因此而放弃了重大的刺杀行动?

打来打去都是你们司家窝里斗,谁称帝我支持谁,至少义上不亏。他果断选择支持司,把发到幽州的讨伐檄书统统没收。赵王司兵败被杀后,夺权的司颖虽对王浚不满,但因其实力太过悍,暂时还不能轻易开罪,还是违心的其位为安北将军。

视你为何,那得看老实力如何。实力弱,视你为圣,实力,视你为废。王浚联合了老领导司腾、新女婿段务勿尘及乌桓等几个少数民族落,组成胡汉联军,一通拳将中央领导司颖打回洛,攻陷了邺城。

这次,王浚从鲜卑借兵,女婿段务勿尘很给力,着实帮自己恶气。如何回报自己的这个好女婿呢?王浚提前学习了唐王朝安史之时封赏回鹘的那一幕--任鲜卑士兵抢劫三日!

国家大,民族大,国人才能免遭凌辱和涂炭,德约束在铁血面前不值一提。

在中原劫掠一番后,王浚回到幽州,实力大增。305年,王浚与范王司虓推司越为共主,命大将祁弘率领乌桓族骑兵,帮助司攻长安,成功将被张方挟制到长安的晋惠帝还都洛

幽州刺史说杀就杀,视中央为何?和演死后,执政当局的司颖,在邺城发命令征召王浚京,准备启动问责机制。

和演觉清除这么个大人,自己有些势单力孤,就准备个帮手。

古代中原王朝从少数民族借兵,一般都是国家大而自己又无力平叛的无奈之举,付的代价也相当惨痛。譬如,安史之中为让回鹘兵,唐肃宗允诺攻下长安后,“金帛、女皆归回纥”。而真等攻下长安后,太李豫觉得对长安烧杀抢掠,洛百姓将会死守。于是将劫掠对象由长安改成了洛。就这样,洛成了长安的替罪羊。回鹘军的作为?《旧唐书》记载的比较隐晦,《资治通鉴》可没这么客气,“回纥东京,肆行杀略,死者万计,火累旬不灭”。妥妥的烧杀掳掠,妥妥的屠城,妥妥的一帮中饿鬼、饿中厉鬼。

暗杀。

反正不知怎得,刺杀计划因雨而未行下去。

307年,晋怀帝继位,王浚又升任司空,加领乌桓校尉。此时的王浚,不但在中央有职务,是国家领导人,而且还是封疆大吏,镇守北,已是西晋实力最为劲的军阀之一,幽州也成了他的

这段史实,折的是“弱国无外”、“国家之间只有利益”这通论?老王认为,少拿国家说事儿,这段史实,赤的揭了封建王朝的无耻,只要能重归御座、重皇冠,老百姓的几条贱命又算什么?

真?假?夸大的成分必然存在。但老王认为,民族的生存与独立离不开铁和血,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其中的残酷和残忍。战争机一开,就自然打开了撒旦的大门。士兵们无论之前是弱书生、油商贩还是老实拿锄的农民,都会从众、集无意识,加到杀戮抢掠中,会得到极大的释放。别觉得你不会,人大概率是很难逃离人的。不信,看看当今的伊拉克、利比亚、叙利亚甚至是乌克兰。

长期在北方寒凉之地放羊放,如今一灯红酒绿的中原繁华大城,鲜卑人红了,在邺城内杀掳掠,劫掠财富无数。当然,这世之下,最遭殃的,还是柔弱又无辜的女人们。

和演倒是没觉得有什么,论成败,人生豪迈,只不过是从再来。然而,乌桓人审登比较迷信的认为,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终究已注定,于是果断改投王浚。槽换老板,得有见面礼,审登给新老板王浚的见面礼,就是和盘托了和演的刺杀计划。

数万名汉族妇女,被鲜卑人当成战利品,如羊一样驱赶回北方。一路之上,受尽蹂躏,其状之惨,可以想象,老王不忍多言。更有甚者,有关史料还记载,鲜卑人同时又把这些妇女充作军粮,宰杀烹,称为“双脚羊”。走到河北易时,吃得只剩下八千。王浚于心不忍,要鲜卑人留下这八千可怜人。结果,野兽们一时吃不掉,又不想放,统统赶到易中淹死。

晋惠帝像个木偶一样被提来提去,不过,他也确实发挥了吉祥、招财猫的作用--谁抢到他谁就能升官。王浚因功被封为骠骑大将军、都督东夷河北诸军事,领幽州刺史,俨然西晋帝国在北方的代言人。

304年,河间王司颙和司颖联手攻洛,最终掉当政的长沙王司乂,成功夺权。此时,司颖与王浚的矛盾也已不可调和,司颖下定决心,着手清除这个北方大患。司颖可谓胆大心黑,可选择的清除的手段,却很没技术量。

然而,行动当天,王浚萧敬腾附,天降大雨,刺杀用的兵的握都握不住,刺杀行动被迫取消。

颖派亲信和演为幽州刺史,打幽州内,寻机刺杀王浚。

王浚立即与审登一起起兵,秘密掉了中央派来的幽州刺史兼刺客和演。

乌桓族的一个单于审登,现在和演的视线中。二人准备趁与王浚一同游蓟城南边的清泉时,寻机动手。

拢,王浚的策略是:谁称帝我支持谁。为何?

邺城沦陷后,城内百姓俨然坠了人间地狱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