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学比不过文征明也就罢了,近来竟是被周文宾压住了,他不服这气啊。
他这一说,文征尘又兴起来,他对周文宾说:“怎么样,就算诗比不过你,书法总胜你一筹吧。”
一个书生大声:“这又不是下围棋,你们俩让什么?”
“那我就等着欣赏征尘兄的细活了。”沈博反相讥。
况且一一看过,断定这些人平日里除了应试的墨卷,几乎不读其他书籍。
看上去平仄没有问题,用韵也合章法,没有韵,然而文字平淡如
,更谈不上什么意境,诗句也索然无味。一个平字即足以概括。
“这倒也是,咱们同时。”周文宾也笑了。
况且先拿到手的是文征尘的诗,迅速浏览了一遍,却赞:“好字。”
文征尘倒不是想博得哪位人青睐,而是暗中想和周文宾较较劲。
石榴忍不住笑:“人家让你评的是诗,你赞什么字啊?尽跟别人唱反调。”
文征尘知况且
名多半在字画上,没想到自己的书法能
他的法
,心下也是得意非常。
“后半句就是假的了。”文征尘呵呵笑。
意劲儿也一扫而光。
况且歉意笑:“对不起,小弟犯了老
病了,看了好字就不
内容了。”
文征尘并不以书法闻名,然而他的字还是让况且到
前一亮,比文征明固然差了内力,但整个苏州城,有几个能跟文征明去比?
周文宾笑:“何止一筹,书法一
上,我是望尘莫及。你的诗也比我作的好。”
大家都围拢过去,分成两拨观看,登时赞誉声四起,听声音就知是发自内心,不像先前,都是互相练嘴
功夫。
况且听了如在雾里,他对诗也不擅长,他更喜写文章,不是八
,而是唐宋的风格。不过有时兴致上来,也能写
几首,只是随后都烧掉了,不敢示人。
诗会过半,所诗作几乎都是固守八
文的起承转合,首联起,又称破题,颈联为承,即承上启下的意思,第三联为转,要把意思转到中心重
来,尾联当然就是合,即结句。
这些人基本不用典,不是为避免弊端,而是本不读经史,也不知该如何用典,用典之趣更是无从说起。
即便如此,他也看不上这些人的诗,都什么啊,云里雾里的,没一句能让人记得住。
文征尘也不理他,只顾低构思。他早已想好了诗句,却迟迟不肯动笔,只在心里反复推敲。
“还是沈兄才思捷,我等自愧不如。”既然无人开
赞一句,周文宾作为东
主,只好勉为其难敷衍两句。
在诗句中引经据典过多,吊书袋,是一大弊病,然而全然不用典籍,也是病,除非你真到了李白杜甫的境界,
即为传世之作。
然而诗的起承转合跟八迥然有别,这些人
本不是
诗,而是用诗的形式
八
。这其中差距就大了。
“见识到他们的平了吧。都不比我
多少。”文杰明白他心里想什么,悄悄说。
说这
艺术只有苦练,绝不可能通过遗传而得,但他确实见过一些人,未经严格训练,也能写
上乘书法,甚至接近大书家
平。
又过了盏茶工夫,陆续有人诗来,大家同样传阅而过,即便看不
什么好,也都虚捧几句。
最后只剩下周文宾跟文征尘了,两人几乎同时来到桌案前,周文宾对文征尘笑笑:“你先请。”
“慢工细活,诗也不是以快为
。”文征尘兜
泼下一盆冷
。
完诗之后,一群人相互虚应、附和着,无非是说这个人的诗破题破的好,那个人的第三联转的有力,某人的尾联收的滴
不漏,意境
远,有言尽而意不尽之蕴等等。
“还是你先吧。”文征尘也笑着相让。
两人情是够好,但在文章上,却是锱铢必较,谁也不肯低
让步。文人间,这是很平常的事。不较量,何来
步呢?
难书法真有遗传的可能?他知
文家世代都工于书法篆刻,绘画倒是略差一些,不像唐伯虎,画胜于字,字胜于诗。
文征尘也是一怔,以为况且故意赞他的字,是有意藐视他的诗。
诗有诗的法,文章有文章的写法,八
又有八
的特
。
周文宾也早酝酿好了,却要照顾大家的速度,不便先来,只好
苦思冥想状。
两人同时执笔在手,早有丫环把宣纸展开压住。两人笔走龙蛇,气势酣畅,几乎同时写一首七言绝句来。
况且对此事倒也理解,笑着说:“其实这
聚会就是凑
闹,
诗不过是个名目罢了。总不能说经常在一起聚会喝酒什么的。”